在唐代,蒸青饼茶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茶叶形式。那么,这种茶叶是怎么做出来的呢?它的加工工序又是怎样的呢?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!
首先,唐代以前,制茶多用晒或烘的方式制成茶饼。但是,这种初步加工的茶饼仍有很浓的青涩之味。经过反复的实践,唐
蒸青是利用蒸气来破坏鲜叶中的酶活性,形成的干茶具有色泽深绿、茶汤浅绿、茶底青绿的“三绿”特征,香气带着一股青气,是一种具有真色、真香、真味的天然风味茶。
那么,蒸青饼茶的加工工序又是怎样的呢?首先,在2~4月间的晴天,陆羽在向阳的茶林中摘取鲜嫩茶叶。接着,将这些茶的鲜叶用蒸的方法,使鲜叶萎凋脱水,然后捣碎成末,以模具拍压成团饼之形。
接下来,将饼茶上穿孔,以绳索穿起来,加以封存。这样,就可以等待后续的加工处理了。
总的来说,唐代的蒸青饼茶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茶叶形式。它的制作过程经历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,使得茶叶具有更加浓郁的香气和味道。